心理行为
当前位置: 健康课堂>育儿知识>心理行为

认识儿童孤独症

发布时间:2020-08-10

        儿童孤独症(autism)是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、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的发育延迟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精神障碍。依据DSM-4分类又将其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(PDD)。由于患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情感反应,行为刻板及语言交流困难等,使他们好像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,故又称之为“自闭症”。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。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。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目前表现有孤独症症状的孤独症谱系障碍(ASD)发生率不低于3.0‰,而最新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(CDC)得出的数据更是高达6.7%o(约1/150)。以此推算国内ASD不低于400万,典型孤独症不低于100万。儿童孤独症的预后不容乐观,它取决于患儿的病情轻重程度、儿童的智力水平、教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程度。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、干预的年龄越小、训练强度越高、效果越好。在欧美国家,已有不少通过教育和训练治愈孤独症的报道。不予治疗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预后差。因此,加强整个社会对这样一个数目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关注,并给予足够的支持是目前我们要面对的非常严峻的挑战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都会问:“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呢?”,其实,到目前为止,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病因。大量的研究表明,孤独症可能主要是由多个(至少10个以上)基因相互作用引起的遗传性疾病,而胎儿期病毒感染、重金属慢性中毒等外界环境因素可能也与该症的发生有关。


孤独症主要的临床表现

一、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(孤独症的核心表现),表现在:

非言语行为缺损;

不能建立合适的伙伴关系;

缺乏自发的分享

缺乏社交或情绪的互动;

情绪调节能力差。


二、在交流方面存在质的缺陷(言语发育落后为约2/3的孤独症患者就诊的首要症状,典型孤独症患者其言语能力的落后往往十分突出),表现在:

口头语言发育迟缓

缺乏与人对话的能力,尤其是语用能力;

语言古板;

缺乏或有限的假扮或模仿游戏能力。


三、行为方式、兴趣和活动内容狭隘、重复、刻板,表现在:

异常沉溺于某种兴趣;

固执地执行常规

刻板重复的模式化行为;

沉迷于物件的部件


版权所有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

医院地址:义乌市新科路C100号

咨询电话:0579-89056666

经营许可证编号:浙ICP备15010629号

技术支持:创源网络